目 录
实验一 露地一、二年生花卉识别…………………………………………………1
实验二 露地宿根花卉识别…………………………………………………………2
实验三 露地球根花卉识别…………………………………………………………3
实验四 温室花卉识别………………………………………………………………4
实验五 花卉繁殖……………………………………………………………………6
实验六 水仙鳞茎雕刻与水养技术…………………………………………………9
课程名称:花卉学
实验对象:园林本科、专科 实验时数:20学时
序号 |
实验项目 |
时数 |
必开 |
选开 |
内容提要 |
耗材/班 |
1 |
露地一、二年生花卉识别 |
4 |
√ |
|
识别常见露地一、二年生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
300 |
2 |
露地宿根花卉识别 |
4 |
√ |
|
识别常见露地宿根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
300 |
3 |
露地球根花卉识别 |
4 |
√ |
|
识别常见露地球根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
300 |
4 |
温室花卉识别 |
4 |
√ |
|
识别常见温室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
300 |
5 |
花卉繁殖
|
1播种繁殖 |
2 |
|
√ |
通过花卉播种技术的操作,掌握不同花卉种子的不同播种方法。 |
400 |
2分生繁殖 |
2 |
|
√ |
掌握不同花卉分生繁殖的技术与操作规程。 |
400 |
3叶插繁殖 |
2 |
|
√ |
掌握不同花卉叶插繁殖的技术与操作规程。 |
400 |
6 |
水仙鳞茎雕刻与水养技术 |
2 |
|
√ |
认识水仙的叶芽、花芽及其在鳞茎中的分布情况,掌握水仙雕刻造型技术及水养技术。 |
400
|
注:根据实验条件,在5、6四项中选做4个学时实验
实验一 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
1目的要求
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常见露地一、二年生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2材料和用具
材料:常见露地一、二年生花卉20种左右
用具:采集袋、修枝剪、笔记本、笔
3实验方法及内容
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所见花卉的主要识别特征。如果条件允许,应进行标本采集和挂牌,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4实验报告
通过花卉形态的观察与识别,完成下表中的各项内容。
序号 |
名称 |
科属名 |
主要形态特征 |
主要生态习性 |
繁殖方法 |
园林用途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11 |
|
|
|
|
|
|
12 |
|
|
|
|
|
|
13 |
|
|
|
|
|
|
14 |
|
|
|
|
|
|
15 |
|
|
|
|
|
|
16 |
|
|
|
|
|
|
17 |
|
|
|
|
|
|
18 |
|
|
|
|
|
|
19 |
|
|
|
|
|
|
20 |
|
|
|
|
|
|
实验二 露地宿根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
1目的要求
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常见露地宿根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2材料和用具
材料:常见露地宿根花卉15种左右
用具:采集袋、修枝剪、笔记本、笔
3实验方法及内容
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所见花卉的主要识别特征。如果条件允许,应进行标本采集和挂牌,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4实验报告
通过花卉形态的观察与识别,完成下表中的各项内容。
序号 |
名称 |
科属名 |
主要形态特征 |
主要生态习性 |
繁殖方法 |
园林用途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11 |
|
|
|
|
|
|
12 |
|
|
|
|
|
|
13 |
|
|
|
|
|
|
14 |
|
|
|
|
|
|
15 |
|
|
|
|
|
|
实验三 露地球根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
1目的要求
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常见露地球根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2材料和用具
材料:常见露地球根花卉10种左右
用具:采集袋、修枝剪、笔记本、笔
3实验方法及内容
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所见花卉的主要识别特征。如果条件允许,应进行标本采集和挂牌,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4实验报告
通过花卉形态的观察与识别,完成下表中的各项内容。
序号 |
名称 |
科属名 |
主要形态特征 |
主要生态习性 |
繁殖方法 |
园林用途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实验四 温室花卉形态观察及种类识别
1目的要求
依据花卉分类原则,掌握常见温室花卉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每一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基本应用。
2材料和用具
材料:常见温室花卉50种左右
用具:采集袋、修枝剪、笔记本、笔
3实验方法及内容
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所见花卉的主要识别特征。如果条件允许,应进行标本采集和挂牌,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4实验报告
通过花卉形态的观察与识别,完成下表中的各项内容。
序号 |
名称 |
科属名 |
主要形态特征 |
主要生态习性 |
繁殖方法 |
园林用途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11 |
|
|
|
|
|
|
12 |
|
|
|
|
|
|
13 |
|
|
|
|
|
|
14 |
|
|
|
|
|
|
15 |
|
|
|
|
|
|
16 |
|
|
|
|
|
|
17 |
|
|
|
|
|
|
18 |
|
|
|
|
|
|
19 |
|
|
|
|
|
|
20 |
|
|
|
|
|
|
序号 |
名称 |
科属名 |
主要形态特征 |
主要生态习性 |
繁殖方法 |
园林用途 |
21 |
|
|
|
|
|
|
22 |
|
|
|
|
|
|
23 |
|
|
|
|
|
|
24 |
|
|
|
|
|
|
25 |
|
|
|
|
|
|
26 |
|
|
|
|
|
|
27 |
|
|
|
|
|
|
28 |
|
|
|
|
|
|
29 |
|
|
|
|
|
|
30 |
|
|
|
|
|
|
31 |
|
|
|
|
|
|
32 |
|
|
|
|
|
|
33 |
|
|
|
|
|
|
34 |
|
|
|
|
|
|
35 |
|
|
|
|
|
|
36 |
|
|
|
|
|
|
37 |
|
|
|
|
|
|
38 |
|
|
|
|
|
|
39 |
|
|
|
|
|
|
40 |
|
|
|
|
|
|
41 |
|
|
|
|
|
|
42 |
|
|
|
|
|
|
43 |
|
|
|
|
|
|
44 |
|
|
|
|
|
|
45 |
|
|
|
|
|
|
46 |
|
|
|
|
|
|
47 |
|
|
|
|
|
|
48 |
|
|
|
|
|
|
49 |
|
|
|
|
|
|
50 |
|
|
|
|
|
|
实验五 花卉繁殖
1播种繁殖
1.1目的要求
通过花卉播种技术的操作,掌握不同花卉种子的不同播种方法。
1.2材料和用具
材料:10种左右花卉种子(大粒、中粒、小粒)
用具:育苗床、喷壶、细筛、镇压板、塑料薄膜或草帘、挂签、标牌、记号笔。
1.3实验方法及内容
1.3.1播前准备
整地作床,整平后镇压。
1.3.2播种方法
一般小粒种子用撒播,中粒用条播,大粒种子用点播。
1.3.3覆土、保墒及播后管理
覆土深度取决于种子大小,通常大粒种子覆土深度为种子厚度的3倍左右;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好用0.3mm孔径的筛子过筛。覆土完毕后,在床面均匀地覆盖一层覆盖物,然后用细孔喷壶充分喷水。干旱季节可在播种前充分灌水,待水分渗入土中再播种覆土。雨季应有防雨设施。种子发芽出土时,应逐渐撤去覆盖物,以防幼苗徒长。
1.4实验报告
将播种繁殖过程整理成报告。
2分生繁殖
2.1目的要求
掌握不同花卉分生繁殖的技术与操作规程。
2.2材料和用具
材料: 5种左右多年生花卉
用具:修枝剪、花铲、花盆、培养土、喷壶、挂签、标牌、记号笔。
1.3实验方法及内容
1.3.1繁殖方法
根据不同种类的花卉,可采用分株繁殖、走茎繁殖、吸芽繁殖、分球繁殖等。
分株繁殖:将根际或地下茎发生的萌蘖切下栽植,使其形成独立的植株。如春兰、萱草、玉簪、禾本科中的一些草坪草等。
走茎繁殖:为自叶丛抽生出来的节间较长的茎。节上着生叶、花和不定根,也能产生幼小植株。分离小植株另行栽植即可。如虎耳草、吊兰等。
吸芽繁殖:为某些植物根际或地上茎叶腋间自然发生的短缩、肥厚呈莲座状的短枝。吸芽的下部可自然生根,故可自母体分离而另行栽植。如芦荟、景天等在根际处常着生吸芽;凤梨的地上茎叶腋间也生吸芽。
分球繁殖:主要用于球根花卉的繁殖。
1.3.2浇水
移栽后,立即用喷壶浇水,浇透为止。
1.3.3遮荫
移栽后,为避免植株萎蔫,可进行遮荫处理。
1.4实验报告
将繁殖过程整理成报告。
3叶插繁殖
3.1目的要求
掌握不同花卉叶插繁殖的技术与操作规程。
3.2材料和用具
材料:2~3种适于叶插的花卉
用具:修枝剪、扦插池或扦插盆、培养土、喷壶、挂签、标牌、记号笔。
1.3实验方法及内容
1.3.1繁殖方法
根据不同种类的花卉,可采用全叶插和片叶插。
1.3.1.1全叶插
有平置法和直插法两种。
平置法:切去叶柄,将叶片平铺沙面上,以铁针或竹针固定于沙面上,下面与沙面紧接,如落地生根从叶缘处产生幼小植株;秋海棠则自叶片基部或叶脉处产生植株;蟆叶秋海棠叶片较大,可在各粗壮叶脉上用小刀切断,在切断处发生幼小植株。
直插法(叶柄插法):将叶柄插入沙中,叶片立于沙面上,叶柄基部发生不定芽。大岩桐进行叶插时,首先在叶柄基部发生小球茎,之后发生根与芽。用此法繁殖的花卉有非洲紫罗兰、耐寒苣苔、苦苣苔、豆瓣绿、球兰、海角樱草等。
1.3.1.2片叶插
将一个叶片分切为数块,分别进行扦插,使每块叶片上形成不定芽。如蟆叶秋海棠、大岩桐、豆瓣绿、虎尾兰属等。将蟆叶秋海棠叶柄从叶片基部剪去,按主脉分布情况,分切为数块,使每块上都有一条主脉,再剪去叶缘较薄的部分,以减少蒸发,然后将下端插入沙中,不久就从叶脉基部发生幼小植株。
1.3.2浇水
扦插后,立即用喷壶浇水,浇透为止。
1.3.3遮荫
扦插后,为避免植株萎蔫,须进行遮荫处理。
4.实验报告
将繁殖过程整理成报告。
实验六 水仙鳞茎雕刻与水养技术
1目的要求 认识水仙的叶芽、花芽及其在鳞茎中的分布情况,掌握水仙雕刻造型技术及水养技术。 2材料和用具
水仙鳞茎、雕刻刀、脱脂棉、水养器皿 3实验方法及内容 3.1雕刻造型技术 水仙的雕刻造型,即用水仙刀将水仙花头,按其长势雕成各具特色的造型,如:孔雀开屏、金鸡报晓、玉壶春色、花篮、花球等,形态惟妙惟肖,引人入胜。现将雕刻蟹爪水仙的要领介绍如下: 3.1.1剥鳞片
先把水仙花头的枯根去净,剥去棕褐色外表皮。左手握花头,右手拿刻刀,把叶芽弯曲指向的一面对着自己,在花头离根部约1厘米处,沿着和底部相平行的一条弧线进刀,逐层剥掉弧线上的鳞片,直至露出叶芽为止。 3.1.2削叶缘
为使叶片弯曲成蟹爪状,必须刻削叶片的一面,叶片就长成蟹爪状,欲使叶片向哪个方向弯曲,便刻削叶片的那一面。均匀的把叶缘削去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要特别注意不要碰伤花苞膜。 3.1.3雕花梗
目的要使花梗弯曲和控制生长。从上至下把梗壁削去四分之一左右的深度。 3.2水养工艺 3.2.1浸洗
将雕刻后的水仙花头倒置在清水中浸没两天,然后洗净切口流出的粘液。 3.2.2盖棉
用脱脂棉片盖住切口及根部,以保持温度避免阳光直射切口变黄。 3.2.3定植
植于与花头相称的浅盆中,把花头后壁平放盆内,是花和叶弯曲生长。 3.2.4水管养育
定植后的水仙球应置于避直射光出5天左右,待叶片转绿,伤口愈合后,移至向阳避风处,隔日换水一次,换水时结合叶面喷水更好。在养育过程中,根据生长背地性原理,可随时调整球茎位置,根据所构思的造型随时修刻。水养时气温不宜高于20℃,要尽量保证阳光充足,在10-15℃气温中,花期长达12—16天左右 4.实验报告
将水仙的雕刻过程整理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