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实验教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实验指导书

发布日期:2008-06-07  浏览次数:101435

课程名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实验对象: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本科                     实验时数:16
 
序号
实验项目
时数
必开
选开
内容提要
1
南京市某区域绿地系统调研及规划
8
 
1.       对城市绿地现状及绿地系统格局的整体认识;
2.       对各类城市绿地的具体认识,包括树种调查、古树名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踏查评价;
3.       掌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方法和步骤,各类绿地的设置原则;
4.       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动手能力。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构建的调研
4
 
通过对某城市绿地系统格局及城市特色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构建城市特色的手法和途径
3
绿地系统3S技术分析研究
4
 
学习运用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对绿地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实验作业一:
.实验项目:
南京市某区域绿地系统调研及规划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测绘,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掌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各类绿地的设置原则,并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动手能力。
.实验内容:
1)        对选取区域进行实地调研、踏查、实测,了解区域用地现状、绿地分布情况、类型、指标、古树名木及古迹的分布情况;
2)        查阅当地地理、气候、经济、文化等背景资料,并进行汇编;
3)        针对现状,进行图片资料、文字、数据的分类整理,分析现状的优劣势;
4)        选取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中5~8类绿地进行单项规划;
5)        对现状及规划树种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
.实验要求:
1、实验步骤:
1) 实地调研
2) 资料搜集、整理
3)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2、实验成果:
1)        现状区位分析图;
2)        现状土地利用分析图;
3)        现状绿地分析图及各类绿地指标计算;
4)        绿地规划结构图及各类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5)        公园绿地规划图;
6)        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规划图;
7)        附属绿地、其他绿地规划图(包括道路绿地、避灾绿地);
8)        绿地率示意图;
9)        名胜古迹、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图;
10)     绿地规划文本及说明书。
 
五、实验指导:
1)        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分类;
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3)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4)        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需要;
5)        对各专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应符合总体规划的定位要求,并从实际使用需要出发;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遵循生态性、经济性、适地适树等原则;
7)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满足相应的绿地指标要求。
 
实验作业二:
一、实验项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构建的调研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地调研,增强学生对城市绿地系统整体及各分类绿地的了解和认识,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城市特色进行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内容
通过对某城市绿地系统格局及城市特色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构建城市特色的手法和途径。
四、实验要求
1、现场调查,撰写研究论文
2、结合现场照片,制作汇报PPT
 
五、实验指导
(1)城市绿地建设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和要求, 在充分理解城市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历史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基础上, 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 明确园林绿化特色, 营造独具特色的良好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2)结合实例总结城市绿地景观特色的构建途径
 
实验作业三:
一、实验项目:
绿地系统3S技术分析研究
二、实验目的:
运用先进技术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内容
学习运用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对绿地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四、实验要求
现场调查(GPS,RS)→现状分析(RS,GIS) →系统规划(RS,GIS)→成果表达(文本、图件)
五、实验指导
1、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综合称为“3S”技术。它们广泛应用于景观生态学研究。
遥感广义上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能够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植被类型及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生物量分布、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等;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录入、查询、转化成矢量化图形、进行分析计算、并能打印输出。
GPS技术能够对野外考察样地测定点位、进行地理定位。
2、步骤:
1)数据采集:相关图纸和数据(规划局、园林局、环保局提供),现场调查和实地测量数据。主要分析规划软件:ArcGIS,ERDDAS,AutoCAD,Photoshop.
2)内容、方法与工作流程:设立统一坐标,找出特征明显的同名地物作为控制点。借助于GIS软件(MapInfo,ArcView,ARCGIS),将一张现状图和一张遥感影像图进行栅格/矢量(VECTOR)转换处理,使之成为矢量专题地图。按统一坐标,对两张图进行配准,合并为一张合成图——现状绿地分布影像图。应用遥感图像,结合GIS技术作园林绿地现状图,具有节时、节量和提高园林绿地调查精度的优点,对提高园林绿地规划水平有积极意义。
版权所有:南京林业大学园林实验教学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