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园林树木资源调查开发及利用。通过学习和实习,使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解决园林树木栽培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 园林树木物侯观测
一、目的
1、掌握园林树木季相变化,为种植设计,选配树种提供依据;
2、为栽培提供生物学依据。
二、物侯观测方法
1、观测对象:露地开花结实>3Y,3-5株(每种)
2、观测地点:视野开阔,环境应有代表性,如土地、地形、植被要基本相似,观测地多年不变。
3、观测时间:常年进行,一日、隔日观测,应在气温高的下午观测(冬季停止)。在校本专科生上半年或下半年观测20周。
4、观测面:向阳面或上部枝。
5、人员与记录:专人、现场记录
三、观测项目
1、根系生长周期:早7--10天(在根系生长停止时移栽)
2、树液流动开始期:生长期流动,休眠期不流动,嫁接在树液流动开始时
3、萌芽期:
芽膨大始期:芽鳞开始分离
芽开放期(显蕾期):鳞片裂开---幼叶出现
4、展叶期:
展叶开始期---1--2片或幼叶开始出现
展叶盛期-----半数枝条出叶或新针叶长度1/2
春色叶呈现始期
春色叶变色期------呈现翠绿的春季景象
完全叶期
5、果实的生长发育:
幼果出现期
生理落果期
果实或种子成熟期---有一半以上变成成熟色(初期、全熟期)
脱落期(开始、末期)
可供观赏的时期及最佳观赏期
6、叶秋季变色期:
开始变色期 5%
全部变色期
可供观秋色叶期 30%—50%
7、落叶期:
落叶始期 5%
落叶盛期 30%-50%
落叶末期 90%-95%
四、作业要求
3-5位同学为一个观测小组。观测结束后,每小组应交一份具有一定深度的观测报告。报告应包括观测内容的描述、分析、总结和心得体会,观测原始记录稿应作为观测报告的附件。
实验二 园林树木施肥实验
一、目的
1、熟悉常用肥料的种类
2、掌握常规的施肥方法
3、了解施肥效应
二、施肥原则与方法
1、施肥原则:多种肥料配合施肥,科学确定施肥量与NPK比例,合理选用肥料,基肥与追肥配合,有机肥要腐熟。
2、施肥方法:放射状施肥、条沟施肥、环状施肥、洞穴施肥、滴灌、喷施。
3、注意事项 树木不同物侯期内需肥特性,树木吸肥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肥料的性质。
三、实验内容
1、分组和选树:3-5名同学为一组(与物侯观测分组相同),选择一种园林树木6株,要求6株规格、立地条件等基本相同。
2、肥料选择和施肥量确定:根据所选树木的规格、立地条件和季节情况,确定肥料的种类、或配比比例以及施肥量。
3、施肥方法:选择两种施肥方法,每3株使用一种方法。
4、观测与记录:观测施肥反应3周,隔日观测一次。主要观测树木的叶、花、(叶、花等)色、枝、高度、冠幅等的变化。
四、作业要求
施肥实验结束后,视天气情况作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的一种:(1)每小组交一份具有一定深度的观测报告。报告应包括观测内容的描述、分析、总结和心得体会,观测原始记录稿应作为观测报告的附件。(2)每组同学应自行总结心得和感性认识,不要求交实验报告,但实验内容作为下节课堂提问的内容。
实验三 大树移植实验
一、目的
1、掌握大树移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
二、大树移植的技术要点
1、大树移植成活原理;
2、选树与处理(规划与计划、实地选择树木、断根缩坨、整形修剪);
3、起掘前的准备工作(材料、工具、机械);
4、起树包装(树身包扎、泥团包装、泥团覆盖);
5、吊装运输;
6、定植与养护(培土灌水、卷干覆盖、架立支柱)。
7、现代技术的应用 (1)栽培介质和其他添加物,改良土壤;(2)根部表面施用生长激素,促根系生长发育;(3)喷施抗蒸腾;(4)使用羊毛脂等伤口愈合剂;(5)环穴周围埋设柔性通气管3-5根,上端露出地面,内充珍珠岩,提高透水气度;(6)新优树种的研究和推广。
三、实验内容
1、选树与处理:主要采用现场观摩的形式。
2、起树包装:3-5名同学为一组,选择一种包扎方法,对树木土球模型进行包装,也可采用现场观摩的形式。
3、定植与养护:培土灌水、卷干覆盖、架立支柱,3-5名同学为一组,自己动手。并要求每位同学自行设计一种支撑架的形式。
4、现代技术的应用:土坑的处理,埋设柔性通气管等,采用现场观摩的形式。
四、作业要求
实验结束后,每组同学应交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的一种:(1)报告应包括大树移植过程中主要内容的描述、分析、总结和本人的心得体会;(2)结合栽植环境设计一种支撑形式,要求提供立面图、设计说明、主材介绍等。
实验四 园林树种的调查、规划与选择
一、目的
1、掌握树种调查的基本方法
2、为树种规划与配置提供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
选择一处绿地,对其生态条件和树种组成等进行调查,剖析树种配置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提出树种改造、规划与选择方案。
1、生态条件
光照、坡向、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水分、病虫害危害程度、空气污染程度及主要污染物、风等。
2、园林用途及景观效果
调查并描述主要树种的园林用途(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观花树、观果树、观叶树等)、栽植方式(林植、丛植、孤植、列植),并分析其景观效果。
三、作业要求
本实验结合园林施工现场参观进行,增加同学门的感性认识,不要求交实验调查报告,但实验内容作为下节课堂提问的内容。
实验五 古树复壮实验
一、目的
1、掌握古树复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在古树复壮中的应用。
二、古树衰老原因及养护与管理措施
1、衰老原因:内因与外因。
2、养护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土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支架支撑,补洞治伤,设避雷针,整形修剪等。
3、现代技术:覆草、种草、树冠下挖沟埋条、使用助状剂等。
三、实验内容
1、补树洞:工具、材料选择与准备包括小铲子、小刀、清漆、砖块、水泥等。
2、整形修剪:去除枯枝、病枝等,增加古树的透光性能。
四、作业要求
本实验为演示性实验,无作业要求。
实验六 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一、目的
1、掌握园林树木整形与修剪的一般步骤;
2、掌握园林树木整形与修剪的主要技术;
3、掌握主要修剪工具和机械的使用。
二、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原则和依据
1、原则:园林绿化用途,因树制宜(因树修剪、随枝做形),轻重结合,平衡树势、从属分明。
2、依据:树种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树龄和树势,修剪反应,栽植密度和方式,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
三、实验内容
1、工具与机械的使用:熟练使用手剪、平剪、手锯等修剪工具,了解电锯等电动机械的使用方法。
2、修剪、整形: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树木进行修剪,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树木的园林用途;
(2)内膛枝的处理;
(3)徒长枝的清除与利用;
(4)芽的异质性的利用;
(5)成枝力强弱的利用;
(6)干性和层性的利用等。
四、作业要求
本实验为演示性实验,无作业要求。